欢乐颂——歌《欢乐英雄》

admin 发表于 天外飞仙 分类,
0

  序幕
  
  众所周知,古龙的招牌是“浪子”不是“英雄”。虽然他喜欢让笔下人物的一腔热血洒落在书中,却很少正面地大肆歌颂英雄。相反,他喜欢解构英雄,还原他们的本来面目。《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英雄”一章是写在李寻欢与荆无命的交锋之后,古龙告诉我们,无论要做哪种英雄,都不是件好受的事。《大人物》里少女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秦歌人前风光人后落拓,更是英雄的真实写照。
  
  而今天,提起英雄,人们更多的是一声叹息……这个时代,英雄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我相信有两个与“英雄”有关的短语会穿越时空,魅力长存,那就是“英雄无泪”和“欢乐英雄”。前者的苍凉令人心痛,后者的温暖令人心动。
  
  在深味了古龙的热血和寂寞后,我一直在想,在热血和寂寞之外还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在过度的诠释和解读之后如何还原和贴近我喜欢的作家?虽然他塑造了不少英雄,可他从来就不是英雄。他只是个凡人,也象我们一样,每天都挣扎在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之间无处可逃。只不过,他比我们多了一支笔。因为这支笔,所有该得到的和不该得到的他都尝遍了。热血和寂寞,仿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的写作和他这个人都因此而充满了矛盾,但是明了这一切并不妨碍我们继续爱他。
  
  是的,他是个浪子,可他不喜欢唱悲歌。
  他总是说,这世上悲伤的故事已够多,已太多……
  他总是说,你若能令别人笑一笑,纵然做做愚蠢的事又何妨?
  所以,这一次,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欢乐的故事,关于“英雄”的故事:
  
  ——谁说英雄寂寞?
  ——我们的英雄就是欢乐的!
  
  
  一、缘起
  
  “四”是一个稳定的数字,很多团体特别是乐队都以四人居多。十多年前还有一个叫All-4-One(四合一)的乐队红极一时,我喜欢的Beyond(特指家驹在世时的Beyond)和U2也是四个人,更不用说摇滚史上伟大的The Beatles和The Rolling Stones了……我喜欢“四”这个数字。
  
  古龙从茫茫人海中挑选出郭大路、王动、燕七和林太平这四个人来,仿佛是信手拈来,却又恰到好处;仿佛是刻意安排,却又不见斧凿的痕迹,也许巧合就是天意吧。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充满了缘分,有的人是注定要相逢的,他们四个人的相遇相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四个四重奏和三个二重奏
  
  古龙在他的散文《谁来跟我干杯》里写了一篇“不是音乐”,他说自己不是不喜欢音乐,而是因为对他来说,音乐并不是音乐,而是一种痛苦!因为音乐总是会让他想起一些不该想的事,所以他的家里没有音响,甚至连一架破录音机都没有,只有藏书和录影机、电视机。作为一个喜欢音乐的读者,我很好奇,如果他也听音乐,会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呢?流行乐?摇滚乐?古典乐?民乐?……
  
  从古龙的为人和性情来看,他似乎更接近摇滚乐的气质,《欢乐》的书写也很摇滚,我曾为它设想过这样一个表现形式:鼓手郭大路——在我看来,音乐最重要的元素是节奏,郭大路就是全队的根基;吉他手王动——乐队里技术最好的是吉他手,他是全队的灵魂,有驾驭全队的能力和气魄;贝斯手燕七——她是鼓手和吉他手之间的桥梁,既是鼓手的最佳协助者,也是吉他手的最佳参谋;键盘手林太平——虽然多数时候键盘是作为一种陪衬或背景音乐出现在音乐中,但好的键盘编排能为音乐带来更为丰富的效果,有时候是纯粹的吉他和鼓所无法达到的,虽然林太平在故事里的形象略显单薄,但他仍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制作人古龙——是他一手整合了他们四个人,他让每个人都有主唱的机会,并将他们的表演融合,是为“欢乐颂”。
  
  当然,以上只是突发奇想,算不得数。
  
  但如果要论《欢乐》的结构,我们不妨借用几个古典乐术语,虽然它的结构不可能象经典的古典乐那么严谨。
  
  《欢乐》里虽然每个主角都有表现的机会,但古龙的安排并不刻意,基本上是采用以事牵人的手法,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带出故事的主人公,每个故事都以某个人为主,相关人等为次,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然后依次类推,有点“曲水流觞”的意思。这些故事虽然看似松散,却都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说白了,就是“情”,友情、亲情、爱情。《欢乐》和《多情》都是写情的极致,只不过一者是欢情,一者是悲情。
  
  《欢乐》虽然因为没有一条强大的故事线索贯穿始终而在叙事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但这些故事在一个大的主题笼罩下,就象是一个又一个乐章流畅地交织在一起,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过渡非常妥帖。古龙曾在序言里说:“《欢乐英雄》每一小节几乎都是个独立的故事,即使分开来看,也不会减少它的趣味——如果它还有一点趣味,这尝试就不能算失败”。我以为分开来看《欢乐》的每一个小节还不能算独立的故事,起码要好几个小节才能成就一个独立的故事,他的前一个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但从后一个目的——趣味性来看,古龙的尝试无疑是获得了成功。
  
  故事的开篇是郭大路带点诙谐曲意味的独奏,接着是他和王动的合奏,然后燕七加入变成了三重奏,最后又由燕七带出林太平,正式形成四重奏的形式。这个序幕很短,以郭大路始,以林太平终,四人终于走到了一起,之后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按照人物出场的顺序展开。整个《欢乐》包括了四个四重奏,每一个四重奏里还有主次之分,长短也不一。
  
  第一个四重奏可以概括为“酸梅汤的秘密”(因为这个故事是由酸梅汤带出的,最终也由她结束)。在这个故事里,他们四人的性格都得到了进一步地体现,郭大路大智若愚,王动镇定冷静,燕七机智聪明,林太平单纯善良……“酸梅汤事件”对他们来说是个磨合期,经过这次事件,他们对彼此更了解,那种臭味相投的氛围也更强烈。而最精彩的篇章当属郭燕二人之间的感情萌动,这是第一个二重奏。这个二重奏几乎贯穿全篇,成了《欢乐》的华彩乐章。
  
  第二个四重奏是围绕“郭大路的秘密”展开的。“秘密”一词可以说是《欢乐》的关键词,有“床底下的秘密”,“南宫丑的秘密”,“稻草人的秘密”……谁没有秘密呢?郭大路的秘密是令人痛苦的秘密,他原以为这杯苦酒只能自己一个人把它喝下去,没想到最后还是朋友们为他解开了多年的心结——友谊使痛苦减半,使欢乐倍增,这话是一点也不错的。郭大路的秘密加深了他和朋友们的感情,尤其是和燕七的感情。
  
  第三个四重奏也跟“秘密”有关,只不过换成了“林太平的秘密”。这个四重奏也许有点名不副实,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似乎变成了郭燕二人,林太平和王动只在故事的结尾才出现了一会。这里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郭燕二人为保住林太平的“秘密”经历了无数考验,而当他们平安返回富贵山庄后,却一致决定不告诉林太平这件事……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这就是真正的朋友!这个故事远比结局那个所有人为林太平跟陆上龙王押上性命的大赌局还要令我感动。
  
  第四个四重奏还是“秘密”——“王动的秘密”。实际上,从第二个四重奏“郭大路的秘密”开始,我们尽可以把这些“秘密”被揭开的过程看作是对他们四人友情的一个考验。郭大路的秘密让他自己痛苦,林太平的秘密有人分担,王动的秘密却不止让人恐惧,还会带来不幸。本来,他也想象郭大路一样独自去面对这个秘密,为此他不惜把朋友们都赶走。可是朋友终究是朋友,他们又怎么会丢下他一个人去面对危险呢?患难见真情,王动的秘密虽然可怕,生死关头,却使得大家更紧密地团结起来,最终度过了难关。此外,王动的秘密还带出了一个红娘子,这是继郭燕二人之后的第二个二重奏。它虽然只是一支插曲,却自有动人心弦的地方。最后一个二重奏是属于林太平和玉玲珑的,他们的故事象一支回旋曲,给了《欢乐》一个光明的大团圆结局。从此以后,大家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直到永远——也只有在这里,我相信这个童话式的结局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他们都是一群有信心,有决心,有爱心的欢乐英雄!
  
  
  三、英雄
  
  虽然我是个穷人,可冬天却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再冷的冬天也似乎变得好过多了。燕七是春天,郭大路常在她的眼睛,她的笑容里看到春天;郭大路是夏天,他有一颗最火热的心;林太平也是夏天,年轻的他身上那股不加掩饰的纯真、热情都与夏天如出一辙;王动是秋天,他最成熟,最善于了解别人,他有一颗最宽容的心。富贵山庄没有冬天,即使有,它也不会太长久。
  
  每次想起他们,我就象传说中的守财奴想起了自己秘室里收藏的金子一样觉得心里暖烘烘的。而实际上每当秋风渐起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怀念他们的音容笑貌了。
  
  燕七是我最喜欢的古龙女角之一。在《欢乐》中,燕七并不是作为郭大路、王动他们的陪衬存在的,她也是主角之一,她一样可以和那些男人们分庭抗礼,这对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古龙来说是多么难得。可以说,燕七这个形象颠覆了长期以来很多武侠小说对女性的书写。第一次有这样一个女子,她可以和男人一起称兄道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同生死共患难,而且他们之间是真正的朋友——连古龙自己也说过女人和小孩一样,是不会讲义气的,可是他竟然写出了燕七这样的女子,这是他对所谓永恒女性一个期望吗?
  
  毋庸置疑,《欢乐》一书中,郭燕二人的爱情故事是最动人的,从友情发展到爱情,这个过程本来就很耐人寻味。特别是两人的感情还处在那种朦朦胧胧的阶段,雾里看花,最是销魂,所以很多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都象林太平一样希望这个过程可以持续得久一点。而当她成为郭太太后,我总觉得有点怅然若失,虽然她嫁给郭大路也没什么不好,还是众望所归。可就象林太平说的:“你以前是我的朋友,现在却已变成我的嫂子,以前你是燕七,现在却已经变成了郭太太,这变得还不够多?”这个变化代表了很多东西,我说不好,可是有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江湖终究不是属于女人的世界,尤其是古龙的江湖。
  
  但不管怎样,是古龙让我记住了燕七这样一个特别的女子。她为了保住林太平的秘密不惜让自己身陷困境,在和郭大路一起面临生死考验时,她只是淡淡地说,你无论为朋友做了什么,都是你自己的事,根本就不必想要朋友知道;燕七对郭大路虽好,但当王动为了要救中毒的林太平不惜以身涉险时,她一样能放下受伤的郭大路,大声地对王动说:好,你去,我也陪着你去;而当王动以他的血肉之躯,为陷入围攻的红娘子挡住漫天的刀光时,后来赶到的燕七“在这一瞬间也忽然忘了自己的死活”——古龙只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让我和燕七一样“鲜血冲上头顶,冲上咽喉”!为爱人献身的王动是英雄,为朋友慷慨赴死的燕七更是英雄!
  
  相对而言,四人之中林太平的形象显得比较薄弱,他就象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他的朋友们都在尽力保护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怯懦。这个孩子看似柔弱却非常坚强,最终他没有辜负朋友们对他的期望。和他相比,王动更象一个父亲,他总在一旁关注他的朋友,给他们最深切地关怀和理解。是他解开了林太平的心结;是他在关键时刻留下误会郭大路的燕七,让他们重归于好;最后还是他第一个出面解决林太平的难题……他象一个幕后英雄,默默地照顾着他的朋友们。没错,他是天生要当老大的人,因为他不仅有老大的风范还有老大的责任心!
  
  四人里我最喜欢的还是郭大路。郭大路的调子是欢快的,古龙写他时用的是最能体现全书风格的笔法,幽默风趣,举重若轻。对郭大路,我们可以调侃可以打趣,他仿佛是我们一个极熟的朋友,怎么开玩笑也不算过分。古龙写他的时候没有同时期写《大人物》杨凡的那种一本正经,他仿佛是在跟另一个自己对话,那么自然,那么随意。说实话,看古龙写杨凡仍不免让人有点替他脸红,而郭大路则不会,他更容易让人接受。《欢乐》是一本非常另类的武侠小说,就如同我们说郭大路是另类古龙一样。
  
  很多人都喜欢把杨凡看作是古龙的自画像,把古龙对杨凡的书写当成是他在书中现身说法,我倒觉得郭大路更接近古龙的“神”,而不象杨凡那样仅仅得之于“形”,且带有强烈的自恋倾向——虽然郭大路也是一个理想化了的古龙,就象另外两个古龙喜欢的人物铁中棠和李寻欢一样。古龙曾说过,他最喜欢的三个主人公分别是铁中棠、郭大路和李寻欢。如果说铁中棠代表的是热血,李寻欢代表的是寂寞,那么郭大路代表的是什么?
  
  郭大路身上俨然有几分胡铁花的风采,他们都那么开朗,都那么冲动,都喜欢用拳头,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终于不再是别人的陪衬,他们得到了最充分的刻画,他们成了故事的主角。古龙在写郭大路的时候虽然总喜欢带点善意的嘲讽,但更多的还是欣赏。
  
  郭大路最让人欣赏的就是他的赤子之心。大路大路,人如其名,他的确是个很“大路”的人。他很大方,很马虎,甚至有点糊涂。他好吃却不懒做,他很穷却有一腔热血,他脸皮不薄却从不做丢人的事,他也怕死可是他为了朋友却可以不要命,他看到美女也会心跳可没有任何事能改变他对燕七的感情,他平时看起来嬉皮笑脸,吊儿郎当,关键时刻却不仅能说出一番大道理而且还能挺身而出。他似乎印证了那句话——“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他是名副其实的欢乐英雄!他也许没有王动镇定冷静,也许没有燕七的机智聪明。但这人却真他妈的痛快,真他妈的有种!面临绝境,只有郭大路才说得出这样的话:“要活,我们开开心心的活在一起,要死,我们也要痛痛快快的死在一起。”他诚实坦率,他爽朗热情,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只要他的朋友明白他就好……跟郭大路相处得越久你就会认同燕七的观点——他实在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像郭大路这种人若是多有几个,这世界也许就会变得更快乐。
  
  想起他满腔热诚地拯救那些小毛贼,想起他理直气壮地做大厨,想起他为稻粮谋不得不当街卖艺……这些充满喜剧色彩的情节经常象过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且还是周星驰那种电影风格的。我总觉得古龙和周星驰还是有些相似的,他们都喜欢关注草根阶层,他们都喜欢寓教于乐,他们即使在想哭的时候也会常常让我们发笑——那笑声中有很严肃的东西在里面……而任何时候,只要想起郭大路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的情景我都会觉得很开心,仿佛他们就在我身边。
  
  
  四、效(笑)果
  
  《欢乐》的故事很单纯,就围绕着四个人,一栋空房子展开,有几分室内剧的味道,而且走的是喜剧路线。“秘密”一词的确是《欢乐》的关键词,随着秘密一个一个被揭开,故事也走到了尽头。但是在揭开这些秘密的时候,古龙并不是一口气就把故事讲完的,作家讲故事讲究的是放长线钓大鱼,秘密最好一个接一个,不到最后谁也没办法知道结果。这样看来,《欢乐》的结构又是颇为严谨的,它经常把好几个秘密放在一块说,有的伏笔要到最后才能得到呼应。除了手法和结构之外,我以为《欢乐》的另类更在于它的喜剧风格,它有武侠小说里少见的幽默感。
  
  有人喜欢给小说分类,武侠也不例外,诸如奇情武侠,侦探武侠,言情武侠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按这个标准划分,《欢乐》大概要算谐趣武侠吧,而且我觉得它还是谐趣武侠的巅峰之作。古龙早期创作的《绝代双娇》语言谐趣,但缺乏《欢乐》这样的整体氛围;同年创作的《大人物》手法过于纯熟,失之油滑,其中的讽刺更大于幽默。
  
  仔细想想,文学史上有幽默感的作家不多,能让人记住的更少。就象人们普遍认为悲剧比喜剧更耐读也更有价值一样,喜剧作家不容易留名青史,喜剧作品的命运也不例外。更何况作为通俗小说的武侠这一块呢?金古齐名,少不得要拿来作一番比较。老实说,我觉得金庸是没什么幽默感的。他或者写闹剧,以胡搅蛮缠、夹缠不清为乐,如桃谷六仙;或者写老顽童式的为老不尊,童心未泯;或者写小滑头韦小宝胡天胡地,无法无天。难得有阿凡提式的机智通透,段誉式的赤子天真,南海鳄神式的黑色幽默(说起来,《天龙八部》大悲大喜,庄重与谐趣并存,值得再三品味)……而且金庸在书中更多地是采用讽刺的手法,他喜欢写人物的言行让人发噱,至于幽默的情节则比较少见,更不用说对话了。
  
  相形之下,古龙无疑要幽默得多,他的幽默感不仅体现在整体的故事氛围中,更突出地是表现在他的人物对话上。他的对话写得俏皮逗哏,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无形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落实到《欢乐》中,我最喜欢看郭大路和燕七这对欢喜冤家互相抬杠,臭来臭去。而最绝的对白就是郭大路还不知道燕七女扮男装之前,因为自己对燕七那种暧昧的感情烦恼,跑去跟王动倾诉心事,结果反被王动捉弄了一回。还记得当王动知道让郭大路害相思病的是个男人时,他露出好像很害怕的样子,故意压低了声音,悄悄道:“不会是我吧?”郭大路看着他,也不知是想哭,还是想笑,只有板着脸道:“我的病还没有那么重。”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忍俊不禁,郭大路也就罢了,没想到一贯不动声色的王动也会玩这么一手,实在是太可乐了。
  
  然而幽默的分寸也是需要好好把握的,同样是1971年创作的两部具有喜剧色彩的作品《欢乐英雄》与《大人物》,很明显,前者的格调要高于后者,它避免了后者的轻浮油滑。但是古龙之后的创作者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或者说没有那么高明更恰当。他们所谓的谐趣武侠不是流于无聊的调笑就是滥俗的搞笑,失去了那种让人心领神会的幽默效果。倒是后来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有点意思,也许同为喜剧作品,表演的效(笑)果要比文字来得更直观,更容易些。这样看来,如果把《欢乐》搬上银屏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无论从结构还是内容来看,它似乎天生就是为银屏而设的,至于大银幕的要求太高,一时间恐怕难以再现其神韵,还是小银屏更合适。只是时至今日,遍地豪杰的古龙剧早已成为过往,谁又敢保证搬上银屏之后的《欢乐》还会继续让人欢乐呢?但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只能把它寄托在将来吧。
  
  
  尾声
  
  有人说,最好的表达就是不用表达,你需要的就是记住它。
  也有人说,我们的记忆往往喜欢定格在我们最喜爱和最快乐的时候。
  还有人说,一个东西自己喜欢,别人也喜欢,那种快乐胜过只有自己拥有并且喜爱这样东西,所谓“快乐是需要与别人分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如果你想体会这种感觉,去读一读古龙的《欢乐英雄》吧。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我的评论

😉 😐 😡 😈 🙂 😯 🙁 🙄 😛 😳 😮 mrgreen.png 😆 💡 😀 👿 😥 😎 ➡ 😕 ❓ ❗